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
站点介绍
滨海湿地立体监测体系建设
作者: 黄河三角洲站 更新时间: 2019-02-13

       科研平台建设是我站科研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和国家基金委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资助下,我站以“整合资源、打造平台、突出特色、加强基础、规划发展”为科研方针,针对黄河三角洲陆海交互作用强烈、冲淤演化剧烈的特点,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逐步建立由河口/近海、潮间带、湿地和盐碱地四个观测场以及大气观测网络、地下水盐观测网络组成的立体观测体系,实现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环境、生态、资源、灾害等数据进行综合立体连续观测。

       河口/近海观测场:基于黄河三角洲河口/近海区观测研究,结合海洋考察船断面观测、站位观测和海洋遥感等多种手段,重点研究百年来黄河三角洲河口/近海泥沙动力过程和营养盐转换状况及其对潮间带和近海生态系统功能和演变的影响,探讨海岸带环境演变的调控与优化决策。主要观测河口水质、气象及水文监测要素:潮汐、波浪、水色、盐分、溶解氧等;物质通量要素:淤蚀、泥沙、污染物与营养盐、盐分交换等。

       潮间带观测场:重点研究潮间带典型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功能演变过程及其调控机制,阐明生源要素在潮间带的分布格局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分析陆海过渡区生态过程与陆海界面物质通量的相互关系,探讨陆海过渡区生态过程变化的环境效应。主要为潮间带动力过程观测,主要观测气象要素、土壤环境要素、生物要素及水文要素如流速、流量、水位、含沙量、水温等以及物质通量要素:泥沙、污染物与营养盐、盐分交换等。

      非潮汐湿地观测场:重点研究人类和气候变化驱动下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演变过程,揭示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机理,建立湿地保护及湿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技术体系与模式。主要进行滨海湿地生态与环境要素常规观测、环境质量监测、退化湿地生态修复等,包括自动/人工气象观测场、永久样地、污染修复试验区、盐生作物与盐碱地改良试验区、盐生植物选育试验区、配套区等。总占地600亩。

      盐碱地农业观测场:主要开展盐碱地农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监测,结合研究区地下水位、地下水质、土壤温度、降水量、蒸散量等环境要素,深入研究滨海盐碱土水、肥、盐的迁移特征及其运移规律;针对试验区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特征、土壤肥力要素特征和淡水缺乏等特点,布设灌溉(不同矿化度咸水、咸淡水组合)、施肥、水肥交互、水肥耦合、石膏改良、覆盖及绿肥等多种技术进行调控,研发抑盐、治盐和肥力提升的关键技术,构建土壤水、肥、盐和作物产量动态预测预报模型,为黄河三角洲高值生态农业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大气观测网络:通过梯度观测、主动观测和沉降观测,建立以点带面、三维立体空间观测网络,系统认识黄河三角洲典型下垫面上大气边界层的动力、热力结构,多圈层相互作用过程中各种能量收支、物质交换等的综合信息。

       地下水盐观测网络:综合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地下水的基本特征,研究其动态变化规律,为黄河三角洲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分析评价和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为河口湿地植被的空间分布和演替,海水入侵研究与防治,营养盐经含水层向海输,以及滨海盐碱土开发和利用等提供基础数据。

黄河三角洲立体观测体系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hhm@cern.ac.cn TEL:0535-2109128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