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
新闻公告
【转】“高校院所在东营”系列报道之二 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主战场”上青春放歌
作者: 黄河三角洲站 更新时间: 2018-10-31

     这里,是近300种鸟类的栖息地和“国际机场”;

     这里,是世界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黄河三角洲湿地;

     这里,还是中科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科研人员奉献汗水与心血的“主战场”。

     9月底的一天傍晚,在位于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中科院黄三角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在这里工作的博士初小静带领记者登上试验站主楼顶楼。秋风掠过丛地,万籁谐动,而远处,黄河泱泱,涌入蓝海。

     “美吧?看到这样的美景我们就有强烈的‘保护欲’。”初小静笑着说。没曾想,就是这种“保护欲”让这个试验站展开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攻关,时至今日已十余年。

中科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实验站隶属于中科院,2008年由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与东营市联合共建。十年间,试验站围绕我国滨海湿地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国家战略科技需求,探讨滨海湿地生态与环境演变的调控与优化决策,发展研究方法、监测与修复技术,为提升我国滨海湿地研究的国际化理论水平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平台。

     艰苦奋斗,矢志不渝开荒建站

     随着石油开采、农业垦殖和海岸工程等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不断遭到破坏和退化,成为生态脆弱带和环境变化敏感区,亟需整治、管理和保护。2007年,滨海湿地研究团队就提出建设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野外站的建议。试验站位置偏远,周边荒无人烟杂草丛生,最近的村庄也在10多公里外,他们深知要想扎根在这片土地,需要付出太多辛苦与努力。

    “最初,韩广轩站长等研究团队的同事科研条件十分艰苦。没有房屋就住在帐篷里,白天做实验,晚上检查数据,野外工作时带着馒头咸菜,一待就是一整天。”初小静形容说,团队是从零开始,在没有水没有电的条件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开荒建站,硬是在一片“北大荒”上开拓出湿地科学研究的“新粮仓”。

    冬春季,凛冽的北风如刀子般划着脸颊;夏秋季,炙热的阳光很快会让人晒得黢黑,无处不在的蚊子让人避之不及。面对恶劣的环境条件,科研人员没有退缩。不管春夏秋冬,他们都穿着厚重的防水皮衣、频繁穿梭于泥泞的潮间带;跟潮汐打游击战,潮来我退,潮走我进。另一方面,他们长期奔波于烟台、东营与试验站之间,白天监工跑手续,晚上整理材料写报告。在此期间,除负责完成试验站基础设施工作外,韩广轩还率先带领学生开展试验,建立了两个气象———涡度观测场,进行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光合等的数据采集。遵循“边建设边发展”的思路,滨海湿地团队只用了短短2年时间就建立起了国内首个滨海湿地野外生态试验站,2011年进入中国科学院院级野外台站,并被纳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CERN)管理。

    全面研究,实现“海地空”立体监测

    “这是我们的出海水艇,远处那个塔状的东西是大气观测网……”参观站里的各类科研设备,初小静如数家珍。试验站建成后,为了更好地开展滨海湿地科研工作,滨海湿地团队针对黄河三角洲陆海交互作用强烈、冲淤演化剧烈的特点,逐步建成了河口/近海、潮汐湿地、非潮汐湿地和盐碱地农田四个地表观测场,这个四个地表观测场与大气观测网络、地下水盐观测网络组成了立体观测体系;先后建成了氮沉降、地下水位、养分添加、增温、降雨、季节性气候变化、地表水深、遮阴、刈割和凋落物清除等9个野外控制试验监测平台。目前,黄河三角洲站每年吸引了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等三十几个单位近3000人次科研人员来站开展工作。

    从最初只能采集简单数据到现在每年都能发表高质量高影响力的文章,借助全面的监测体系,整个团队的理论技术研究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试验站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科院、基金委、山东省等科研项目40多项,总经费4000多万元;在黄河三角洲洲体发育与岸线演变、滨海湿地生源要素关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与驱动机制、滨海湿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滨海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据统计,全站发表论文206篇(SCI达百余篇),专著4部,英文专辑1期,申请发明专利9项,国家采纳咨询报告2份;培养研究生30人,1人被聘为东营市首届黄河三角洲学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当选中国生态学学会湿地生态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服务地方,再现草丰鸟美黄河三角洲

    试验站地处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面对保护区环境出现的各种问题,试验站主动与自然保护区务实合作,积极进行科研研究,促进地方福祉。特别是依托韩广轩主持的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项目“典型滨海湿地及潮间带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和生态修复示范”,针对生境单一及水分条件恶化导致的滨海湿地盐碱化退化生态功能严重削弱的问题,团队依据生态学原理,营造了丰富多变的微生境,构建了盐碱化退化滨海湿地生态恢复概念模式,实现植被恢复、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同步提升的目的,在黄河三角洲保护区建立了1000亩湿地生态修复示范区。

    示范区建成后,植被覆盖面积稳步增长,生境构成比例明显改善;大型底栖动物从无到有开始拓殖;记录栖息觅食鸟类74种,包括21种重点保护鸟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鹤在该区首次有观测记录。此外,以生态恢复示范区动态监测数据为支撑,2017年项目组支撑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形成了《黄河三角洲国际重要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方案计划总投资1 . 13亿元,极大促进了保护区及地方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当好保护与发展的“参谋”,滨海湿地研究团队还建立起自然湿地景观功能量化评估体系,确定多解的湿地景观网络规划方案,提出湿地景观网络规划方案和自然湿地保护对策;确定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整治修复与利用功能区划方案,明确其主导功能和开发利用方向,提出分区管制、指标控制、政策调控等措施;提出湿地生态红线分区方案和湿地保护利用综合管理对策,为东营市生态经济建设提出了众多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

    十年不短,已是硕果累累;十年不长,全是汗水写就。作别这方野外的试验站,这方青春放歌的“主战场”,温柔的霞光染红了笑脸……(记者 刘冬辉)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hhm@cern.ac.cn TEL:0535-2109128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