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研究方面,推进修复技术研发与示范区建设
依托中科院STS项目和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项目,研发异质生境营造技术、互花米草防治技术、盐碱碱蓬恢复技术;依托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建设滨海湿地功能提升技术示范区;建设以机械化装备为保障的互花米草防治技术示范区;分别在潮汐湿地和非潮汐湿地建设盐地碱蓬恢复技术示范区。
互花米草示范区
二、在滨海盐碱土农业研究方面,推进生态农牧场和藏粮于地示范区建设
依托中科院STS项目和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尽快落实和细化实施方案,以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为平台,研发抑淹保水技术(异质性生境)、降盐增肥技术(盐碱土改良)、提质增效技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建设170亩农业示范区(生态农牧场)、景观湖(盐生植物园)、功能湖(果蔬园)等盐碱地生态农牧场示范区和藏粮于地技术示范区。
景观湖(盐生植物园) 功能湖(果蔬园)
三、基于水位控制的严重退化盐碱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和基于栖息地多样化的湿地生境优化技术
针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退化盐碱化,群落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严重衰退的问题,通过生态工程手段,采用前期人工重建和后期自然恢复有机结合方式,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试验区构建基于水位控制的严重退化盐碱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和基于栖息地多样化的湿地生境优化技术体系。
利用GPS在恢复区域建立控制点,将2015年和2016年4期航拍影像进行处理和解译,得到示范区土地覆盖变化情况。在生态工程完工后,水域面积增加了26.5倍,占示范区总面积的比例从2.1%增加到54.7%;芦苇群落面积增加了16.2%,占示范区总面积的比例从18.2%增加到21.2%;碱蓬群落面积减少了35.4%,占示范区总面积的比例从9.1%下降到5.9%,面积减少的主要是由于被水面淹没所致;芦苇碱蓬群落总面积占示范区总面积比例变化不大。低植被覆盖区(植被覆盖度20%以下区域,可近似认为裸地)的面积则减少了74.1%,占示范区总面积的比例从70.5%降低到18.2%,减少的面积基本转化为水面。植被:水面:裸地的比例从1:0.08:2.6变化为1:2.02:0.7。
将2016年枯水期(7月8日)和2015年枯水期(6月29日)土地覆盖情况进行比较,尽管水域面积占示范区总面积的比例仍为最小,但比例增加较大(从2.1%增加到7.6%);植物群落占示范区总面积比例从27.4%增加到35.7%,其中芦苇群落占示范区总面积的比例从18.2%增加到24.9%,碱蓬群落从9.1%增加到10.8%。低植被覆盖区的面积则相应减少至2015年6月份的80.4%,减少的9.20公顷有3.67公顷(39.9%)转化为水面,5.53公顷(60.1%)转化为芦苇碱蓬群落。植被:水面:裸地的比例从1:0.08:2.6变化为1:0.2:1.6。
对比示范区2016年复水后与2015年复水后示范区土地覆盖情况发现,两个时期芦苇群落面积基本持平,碱蓬群落面积增加了2.4倍,占示范区总面积的比例从5.9%增加到14.3%。芦苇碱蓬植被群落总面积从18.18公顷增加到21.49公顷,占示范区面积比例从27.1%增加到35.4%。相对2015年,示范区水域面积与低植被覆盖区的面积变化较大。水域面积大幅下降,占示范区总面积的比例从54.7%下降到15.8%,减少了71%;低植被覆盖区的面积由于水域面积的剧减相应增加,占示范区总面积比例由2015年9月份的18.2%增至2016年11月份的48.8%。水域和低植被覆盖区面积变化的与2016年8月份的强降雨密切相关。2016年8月7日-8日,2天时间降雨量达到347毫米,短时强降雨将示范区围水堤坝冲毁,在水面上升至80cm后从冲垮堤坝处留出,使得水位逐步下降。从而导致水域面积相比2015年9月丰水期下降较大。
对比2015年6月微地形改造生态工程完成至2016年11月一年半的时间示范区整体的土地覆盖情况变化,结果显示,工程实施后,水域、植被面积均有显著增加,水域面积增加6.7倍,占总面积的比例由2.1%提升至15.8%;2016年11月植被总覆盖面积已达到35.4%,其中芦苇群落面积比2015年6月增加了15.4%,碱蓬群落面积增幅更为明显,占示范区总面积的比例由9.1%增至14.3%。低植被覆盖区面积的比例降至2015年的69.2%,植被:水面:裸地的比例也相应地从1:0.08:2.6变化为1:0.45:1.39。减少的低植被覆盖区63.3%被水淹没,剩余36.7%转化为芦苇和碱蓬。
从土地覆盖状况变化可以看出,生态恢复工程实施后,显著改善了土地覆盖状况,水域和植被群落比例提高,为鸟类提供了更多觅食和庇护休息场所;裸地比例相应下降,同时避免了未改造前在雨季全部消失的情况,仍可为鸟类提供活动栖息场所,植被、水面和裸地构成比例显著改善。
示范区土地覆盖变化
四、构建基于水位控制的严重退化盐碱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和基于栖息地多样化的湿地生境优化技术体系
依托承担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BAC02B01),课题组采用柽柳群落干扰技术和柽柳扦插快速繁殖技术进行生态修复,建立了退化湿地柽柳-芦苇交错区生态修复示范区(N37°46′24″,E119°07′17″),面积540亩。研发、应用并集成了碱蓬生态修复水盐控制技术、重度退化湿地有机肥料优化制备技术、重度退化湿地浅翻-定量淡水压盐-有机肥添加技术、重度退化湿地浅翻-定量淡水压盐-有机肥添加技术、退化湿地先锋物种选育技术等,建立了退化湿地碱蓬生态修复示范区(N37°47′21″,E119°09′12″),面积372亩。课题组研发并集成了芦苇快速繁殖技术、芦苇群落修复生态补水技术、芦苇生态修复水盐控制技术,建立了退化湿地芦苇生态修复示范区(N37°47′12″,E119°09′12″),示范区面积457亩。